第(3/3)页 剧组里的日本演员,除了三个是第一次来中国,一句中文都不会外,其余大多是在东大留学的日本留学生。 沈三通接到现场制片的通知,摆了摆手:“去留随便,把违约金给足了就行。” 然后,沈三通看向负责演员的外联制片:“明天我要的演员能不能到位?” 外联制片保证道:“不会影响明天拍戏。” 沈三通顺势把剧组的本子副导演开了。 本子演员搞事和他脱不开关系。 本子演员走人,他也没有留下必要。 沈三通对生活制片道:“今天我们主创搓一顿,陆钏导演撂挑子,本子演员也撂挑子,大家心里有想法,我们要统一一下思想。” 和刘晔、范伟、高园园、秦兰等一众主创吃饭,没喝酒。 沈三通在寻常剧组不乱搞,《南京》剧组更是要求十分严格。 这不是可以轻慢对待的题材。 沈三通道:“我最初来《南京》剧组是来看高园园,她的角色有很多沉重戏份,担心她出不来。” “后来,确实想帮剧组做点事情,我和陆钏导演没有恩怨,我很欣赏他,我们都是年轻导演。” “当然我也想避避风头,李铵不好惹,大家也知道,很多媒体攻击我。” 饭局氛围还可以。 沈三通解释起自己的动机道:“我之前没有干预陆钏导演的想法,一点都没有。” “大概什么时候,我忍不住干预的呢?” “是陆钏导演要设计激情戏,《色,戒》这部戏我说了,制片方是想要推动三级。” “商业嘛,炒作激情戏无可厚非,但《南京》是能够炒作的吗?” 众人点头认可。 大屠杀这种历史伤疤,除了极端的不是人玩意,绝大部分人是不接受扭曲和解构的。 沈三通继续道:“按照陆钏导演的想法拍,会降低民族情绪。” “这部戏最好的角色,他拍起来最顺手的是日方视角的角川。” “给他设计成了良心未泯的士兵,与影片背景格格不入。” “而对比日方的一个人主线,中方人物,支离破碎,他想法很多,但是没有办法驾驭。” “陆剑雄这个人物不适合和姜淑云有情感戏,这样的戏份拍不下去。” “按照陆钏导演的能力,陆剑雄这个人物大概率无法进行下去,要草草了结。” “那就是灾难性的,日方主角有血有肉,中方断断续续。” “这部戏就会变成一锅浆糊。” “日方演员走了正好,日方视角变成接力式的,中方视角一以贯之。” 《南京》没法拍成沈三通想要的,但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 角川这个角色,不可能贯穿始终了。 不能让他有血有肉。 安排他偷鸡时死于老乡的粪叉,给一个可笑的死法。 用接力的方式,来完成日方的视角。 日方视角因为角色接力而崩溃,就显得很正常。 对应本子在战争中整个国族走向崩溃的命运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