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只是自己,儿子、孙子,徒子徒孙,一个圈子的,一直记恨。 沈三通对电影行业有很大贡献,自己能拍,也愿意听指挥。 李兵兵向往好莱坞,捧出来的宁昊跑了,顶着逆风冲了李铵的《色,戒》,吸引了所有火力,想改一下《南京》,就被一些人弄了出来。 换个文人,可能早撂挑子了。 沈三通听的很入神,仔细想想,韩三瓶说的有道理。 这一次不再是明刀明枪的战争,而是无声的争斗。 从挺进大别山,变成挺进国际市场,对接世界资源。 更准确的说,对接西方掠夺世界几百年的资源。 知道以后历史的沈三通,当然不会失望。 东大不断发展,说一千道一万,做事的人占绝对多数。 连文艺领域,前世,电影行业没有他也一样发展、壮大。 演艺圈的产出和风气,距离大众要求的还很远,但整体环境在不断变好。 这一世,沈三通看似举世皆敌,只是相对来说。 电影行业产值不是很大,但意识形态最为激烈。 行业普遍的歪屁股,也普遍的外向。 属于敌方优势领域,必然各种思想斗争非常激烈。 给人要打世界大战的感觉。 一看,不到十亿的收益。 沈三通让他放心:“我没有失望,说到底电影产业也没几个钱,边缘化产业。” 韩三瓶:“.也不能怎么说,电影产业还是很重要的!” 韩三瓶无语。 虽然沈三通说的是事实,他能够在电影领域有那么大的权力,说到底这不是肥肉。 但说出来好吗,不好! 行吧,这个心态,说明沈三通经得起摔打。 韩三瓶分别时道:“《投名状》首映礼记得来。” 12月3日。 《投名状》首映礼。 沈三通应邀出席。 看完之后,和原版不能说完全不同,也是一点不一样。 怎么形容呢? 《投名状》版《黄飞鸿》,聚集在反清复明。 沈三通看完之后,对韩三瓶感慨:“也就是港岛导演,我能拍反清复明吗?” 韩三瓶心道你小子还不知道谁是内鬼是吧,还反清:“.你能拍成港岛导演这样吗,不要情绪太浓烈?” 沈三通道:“我拍成这样,就让我拍吗?” 韩三瓶不理他了,过于拉低他的智商。 沈三通少见的在首映式结束后接受了采访:“陈克辛导演很厉害,这部《投名状》让我有一种看《黄飞鸿》的感觉,打的好精彩好潇洒。” “对于文戏的把握,更是创新了武侠片,这种叙事风格,我觉得已经自成一派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