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 武试-《假太子替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份名单经过欢公公查阅,他忍不住提醒太子殿下说:“这名单中并没有殿下所说的尸位素餐的庶子,如果交上去怕是陛下不会信,您这放出话后,对您的印象也不好。”

    容铮道:“欢公公,你平常做什么事都习惯性让父皇顺心吗?”

    欢公公不懂她为什么这么问,但他还是老实道:“老奴自从被贵妃娘娘安排到陛下身边,就是为着陛下而着想的。”

    “着想也分层次,欢公公认为自己在哪个层次?”容铮反问他道:“那孤不令父皇顺心,他就不承认我这个太子?”

    欢公公觉得自己今天不知道息面面多少回着。算着,他只是个奴才不该发表的意见,他是不会说出口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武帝哪怕开始不承认,他心里也很清楚,太子非她莫属,没有皇子能比她更能胜任东宫之位。

    因为没有哪个帝王会将一个不稳定的

    因素放在太子的位置上,否则,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太后捅向自己的刀子。

    而这么多年,她的兄长都能做的好好的,到她身上,她为何不能做的更好?

    眼下太后和武帝的平衡,何尝不是给她创造着一个安定的环境去培养自己的势力。

    这样三五年内便好。

    但原著的剧情并不会惯着你。

    想到南镜王会懦弱地打开南镜的海关,使得南边的洋蛮人南上进犯着整个中南地区,烧杀抢掠半个月,导致十万人死亡,还掠夺三万百姓贩卖各国做苦工,她便不能袖手旁观。

    武帝时代是个特殊的时期,它既是国力衰落的转折点,又是东西思想第一次碰撞的时代。若是大燕没有抵抗住,或者没有战胜外来侵略,以后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会留下一笔耻辱的污点。让后人饱受苦难饱受诟病,甚至可能打击后人的自信心。

    容铮想起她在的那个时代,何尝不是如此。

    所幸先烈们都坚持下来,让后人们看到着新的希望。

    而她要守护的便是这份希望的萌芽。

    容铮当下道:“你就如实禀报吧。”

    欢公公只是颔首点点头。

    下午的武试选在着子时,这次换着个校场,上面有擂台,不服气的人可以上去互相对拼。

    文人庶子以动武颇有微词,可是武官之子都配合文试服服帖帖,如果他们不尊重武试,就跟太子殿下说的那样,没有先祖的遗风。

    大燕开国时,太、祖。带的人多数是农民和武人,只有极少部分的文人,后来经过二代人的改蒙,所以才有着他们这些文官后人。

    说到底自己的祖先就是武官出身的,虽说后来以武转文着,可却无法抹灭先祖的出身。

    如今太子的一句提醒,反而让他们在学堂上学到着书面籍上没提到过的,让他们有着种醍醐灌顶的开明感。

    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总是非常强悍。

    没一会儿,二个文人庶子脱去着衣服,说道:“今日我们比比!!”

    “好啊,以前掰个

    面手腕都遭夫子说粗鲁,如今有机会,我却不会输你。”

    随即两个人开始彼此抱摔,原本觉得不登大堂的庶子们,围在一起看热闹,竟然觉得不错。

    于是,又有一批人加入着。

    武试的时间还有一刻钟的时间,容铮坐在太阳底下,旁边是欢公公替他撑着遮阳伞当阳光,她捧着茶看着场热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