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伺机而动-《假太子替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太子不知道哪里拿来他们贪污受贿的账本,直接作为罪证抓了他们。

    这让沈氏官员有口难辩,一天之内就抓了三十八个六品,七品,从七品以下基础人员,然后第二天开始抓六品的沈氏官员,第三天抓和沈氏官员有来往的商人。

    就在保皇派觉得自己除了口恶气时,太子的人由吴奇带头一天内直接将保皇派的官员都抓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瞬间,河间府的地牢内人满为患,里面住的都是一帮六品以下的官员,再高一点就是的五品官员。

    而作为知府的谭西,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能将河间府所有的老相识给抓了起来。

    而且他还不敢接见任何人的家眷的求情,所以这三天他都是闭门不出,甚至让女婿马校尉贴身保护他,以免遭人报复。

    谭西知府很怕第四天就没有人帮着河间府运转了,他现在是走哪都缺人协助,该如何是好?

    就在他愁眉苦脸着,要不要禀告太子现在的河间府官场,被抓的七七八八,无论是保皇派还是沈氏官员都进了牢房,现在官场已经空了。

    跟没人似的。

    然而第四天,太子一份文书下来,安排了河间府的底层官吏,尤其是在第一线参与治理百姓的,往上调一品官。

    原本从九品师爷,变成了九品协助县令,反正是副手基本都转正了,除了六品的还没有人坐上。

    又过了第五天,太子下放了一批进士就任。

    由此,谭西知府被委以重任,那就是他要教导出一批河间府的中坚官员出来给太子。

    谭西知府看着那么多自己人在河间府以自己为首,他笑得嘴巴都没合上来,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担子不轻,但不重要,底层的百姓变动本身就不大,只要继续接任新的上官,河间府一样能照常运转。

    只不过有些后门可能要被沈家和朝廷关上了,虽说有损失,但现在河间府已经完全成为了太子的院子,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从以后河间府不再是保皇派沈氏,而是改姓东宫了。

    太子在五天内直接拿下了河间府,使得朝廷上下震惊不已。

    保皇派也不管朝廷利益,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与容铮斗嘴舌,可即便这样他们也无法改变事实,因为太子已经直接杀了他们一个回马枪了。

    沈氏官员则是希望太后对太子施压,制裁太子。

    而太后这个时候却以身体不适,让自己人看着办。

    于是,保皇派和沈氏官员开始暗中对容铮报复起来。

    巡察卫开始被各个部门针对,甚至吃饭喝水都成为了问题,还有人专门抓住一些习性有些差的巡官司趁机逮捕他们,要挟他们。

    一瞬间巡察卫大乱,常子龙和赵思齐本来想憋着这口气,尽量不麻烦太子殿下的。

    可是在看见葛丰都被拉出来了,他们再也忍不住,直接带着新加入的巡察士兵,攻入了刑部的大牢救出自己人。

    容铮得知此事,她直接放话道:“按照你们的办法处理!看谁闹的最凶!打的就是这样的疯狗!”

    她的此举顿时遭到整个京城的官圈的反对,占有利益的上官命令下官罢工,不再执行太子的命令。尤其是对镇口城,一律扣押在城外,不得再入。

    京城的读书人们现在有一部分被太子派去了河间府,现在剩下的读书人,一个个没有得到施展他们也着急起来。

    还有百姓们则是看着朝廷大乱,自己也心神不安,附近官府很多都有罢工了,如果不是有巡察卫每日每夜巡逻,他们早就不敢睡了。

    他们还听说太子殿下在清除政敌,胡乱抓人,搞得京城乌烟瘴气的。

    可百姓们又听到是太子殿下抓了河间府所有的贪官才会被人报复,那些被抓的贪官,和朝廷里的贪官官官相护,只会祸害老百姓。

    于是,百姓们开始支持太子清扫贪官。

    可没过两天,京城忽然多了一批小偷,光天化日之下都敢抢钱,顺天府报案次数十倍上升,治安也变得非常差。

    百姓们的态度又开始动摇了,还有年长的说太子终究还是太年轻,急于求成了。

    说太子做的是为国为民的好事,但其他人都不支持太子,太子是十分孤立无依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流言蜚语传的到处都有,就连镇口城也听说了现在京城治安大乱。

    赵泸开头还担心的不得了。

    后头,他又得知太子允许对大白天故意实施抢劫,或者组团抢劫的犯人进行射杀,胆敢混入京城的小偷一律格杀勿论。

    这个命令一下,常子龙开始拎着他爹的砍刀,带着人开始进行清洗。

    没有出一上午,但凡被百姓指认偷过东西的人,一律给砍了头,脑袋还悬在城门口,甚至有的抢劫犯被剥了皮挂在罢工的各个衙门口上。吓得当地县令赶紧回衙上班,官差也不敢什么都不管了,生怕下一个死的是自己。

    大家都对太子突忽其来表现的强硬而感到震惊,因为在他们看来太子殿下行事一直比较和善,哪怕是难以处理的事情她都能有商有量,给予大家机会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不同,太子是不管是谁,谁反对自己就开始针对谁。就连京城各处县城的衙门罢工,还故意勾结当地黑势力制造治安问题。

    这些问题通通被太子一句格杀勿论给镇压了。

    那些闹罢工的小官顿时各归其位不敢再有声音,而上朝叫的越大声的大臣,他隔日就开始下不了床,抱病在床。

    江王看见被处置的多数是保皇派,他再看着上位的容铮,她眉眼的英气,身上的威严越发强势。

    他的拳头便不由地攥紧起来。

    为何偏偏是这个孩子!?

    而沈氏官员们决定在太子动他们之前,进行反击,江王却阻止了。沈氏官员不解便和江王离了心,主动去寻求太后的帮助。
    第(2/3)页